比《掌握市場週期》更重要的是掌握「資本週期」
當代最偉大的金融歷史學家透過科學分析,資本回報最大化的投資策略
明明位於需求大增的熱門產業,為什麼其他標的表現良好,偏偏自己投資的標的反轉下跌?
消息面這麼亂,怎麼判斷哪些是投資銀行家放出的哄抬消息,哪些壞消息反而是加碼訊號?
當市場愈來愈難以預測,與其執著於猜測「未知」需求,
不如把握更容易判定的「已知」供給——即「資本週期的變化」;
本書協助投資人,分析公司(標的)競爭力所在,如何受到業內供給變化影響,
在樂觀中尋找風險、悲觀中等待機會,不當fomo仔,追求資本回報最大化。
打破價值股與成長股的二分法迷思,
找出市場反轉訊號,逆勢押注!
本書作者愛德華.錢思樂被《財星》雜誌譽為「當代最偉大的金融史學家」之一,他觀察到馬拉松資產管理公司(Marathon Asset Management),管理資產超過200億美元,無論市場如何變化,始終能維持高績效表現。
馬拉松資產管理公司每年寫八封信╱投資回顧(Global Investment Review)給投資人,談他們對市場和股票的看法。錢思樂為了找出他們維持最大化資本回報的方法,收集並分析該企業最具洞察力的報告,他發現他們與投資大眾最大的不同,在於更著重於容易獲得的「已知」層面——專注於供給面而非需求面、觀察資金流動與企業所處環境,以更務實判定企業競爭力、打破價值投資與投資成長型標的這類二分法迷思,致力於從成長型標的中找到更可能長期持有的潛力成長股。
本書也透過全球不同產業的真實案例,包括啤酒製造到半導體等,說明資本週期策略在不同市場條件下都能發揮效果。
馬拉松資產管理公司將這套投資方法稱為「資本週期分析法」,並列出了六大法則。
帶你穿越資本週期,進出任何產業都能有效放大資本回報:
1. 側重供給,而非需求
資本週期分析側重供給而非需求,供給的前景不像需求那樣不確定,因此更容易預測。
2. 觀察資金流動務實分析企業競爭力
別再陷入價值╱成長的二分法的迷思中。在供給面支持的產業裡,企業有很高的評價是合理的。此外,在一個產業裡集結很多首次公開發行的公司是很危險的信號,增資、發行股票、債務增加也是。
3. 小心投資銀行家
投資銀行家會推動資本週期,很大程度會損害投資人的利益。
4. 選擇適當的企業經理人
管理階層的資本配置技巧最為重要,與管理階層會面往往可以得到有價值的見解。
5. 通才會成為更好的資本週期分析師
通才不太會犯下「忽視參照組」的錯誤,而且會更善加「外部觀點」,利用對跨產業資本週期動態的訂定投資策略。
6. 採用長期的方法
長期投資人更適合應用資本週期法。因為一個產業的資本週期需要很長的時間才會結束。如果你能擁有長期投資紀律以及相對低的投資組合週轉率,就很適合應用資本週期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投資必然伴隨風險,資本週期也有失靈的時刻,特別留意這兩個預兆:一旦政策制定者干預資本週期,市場清算的流程可能會停止;新科技也有可能擾亂資本週期的正常運作。就能及早應對,將風險降到最低。
在頻繁出現經濟泡沫和破滅訊號的不確定時代,
更需要掌握「已知」訊息,掌握進退市場最佳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