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童年就展開成功的旅程,總是在達成更大、更好的成就道路上,卻沒有學過該怎麼快樂。」──丹.蘇利文
完美結合「成功學」與「快樂學」的最強思維
徹底顛覆衡量成功的方式
捨棄「你與理想的差距」,改衡量「你與出發點的差距」
科學證明,能夠馬上轉換成功的心態
成功同時也能幸福快樂!
★ 經20,000名人親身實踐, 能夠減輕壓力、轉化情緒、擁抱快樂
★ 心態與思維練習不限成功人士、運動家,這是一項適用所有人、且可以實踐的幸福人生計畫
★ 概念簡單、涉及最廣的心理應用:積極心理學、健康人際關係、自我動機、高績效表現
▶長久以來我們錯誤地衡量成功模式,認為──
● 認為幸福是一種必須外求的東西;
● 成功路上本來孤獨,成功後幸福才會降臨;
● 不要往後看,往前看!如此才能專注達到目標、才能成長;
● 達到目標之後就該繼續追求下一個更高的目標,成功無止盡......
▶國際級顧問大師、創業家教練丹.蘇利文三十多年輔導發現──
大多數人在實現目標的過程中並不快樂,原因在於每個人心中有理想,並用理想來衡量自己,這就是用「落差心態」在衡量自己:
● 抱持落差心態→總是拿自己跟目標、跟別人做比較,眼裡只看到自己跟理想、跟你羨慕與忌妒的人差距有多大。
只要你願意往後看,專注在從起點到現在你已經進步了多少,這就是用「收穫心態」衡量自己:
● 擁抱收穫心態→你會開始欣賞進步的自己,專注於跟以前的自己相比,現在「收獲」了多少、「進步」了多少。
▶組織心理學家班傑明.哈迪博士進一步將此想法與科學聯繫起來──
● 積極心理學→人生經歷取決於你賦予的意義與框架,一旦改變詮釋方式,等於改變了內容的意義,而收穫心態能對心理和生理產生正面影響。
● 高績效表現→一旦陷入落差心態,「想要」會變成偏執的「需要」,反觀收穫心態使人感激所有收穫與進步,接納更多選項,有利做出明智的短期和長期決策。
● 健康人際關係→收穫心態可以脫離「我不夠好」「我需要達到這目標才會有價值」的無限循環,你懂得欣賞自己與他人的進步,也為此感到驕傲。
● 高自我動機→落差心態讓人迴避過去,成為過去經歷的受害者;收穫心態轉化經歷為收穫,由你來賦予意義,未來再遇到類似事件,你才能迎向挑戰。
▶透過大腦練習建立收穫心態──
定義成功「你的」的標準
● 清楚你為什麼想要不盲從
● 以自己為成功的參照點
● 自我決定提升動機與掌控權
● 不在乎外在標準與刺激
▶寫下每天的3項小勝利
● 量化成功收穫
● 每天有所成能提升信心
● 持續進步的感覺是幸福的必要條件
● 好情緒促進睡眠品質
還有更多:為你的心態命名(收穫心態與落差心態)、神奇1小時、2分鐘收穫報告、5分鐘的落差心態時間、心理減法……讓你可以自然而然養成收穫心態的小習慣。
─本書特色─
1. 顛覆傳統,追求卓越的路上享受快樂:
收穫心態看似簡單卻有多層次的心理概念,讓你擁抱衡量當前與過去自己的巨大心理優勢,奮鬥同時也能感激已經取得的收穫,不再盲目追求外在的幸福和自信。
2. 具有強大、正向累積效應:
落差心態和收穫心態都有累積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放大,擁抱收穫心態時,你會擁有無窮盡的正向能量,讓你有「高恆毅力」、「高自我動機」來追求成功,絕不會半途而廢。
3. 賦予負面經歷正向意義,有利從經驗中學習與成長:
克服創傷的兩個步驟:首先不逃避並正視你對創傷事件的想法和感受。第二步是思考事件中你得到的收穫來改變你的記憶。而這全依賴保有收穫心態來勇於面對。
4. 靠思維轉換擴展幸福感,驅動自我動機:
當你陷入落差心態,你會基於外在設定的標準來理想化自己,你無法享受當下的一切。然而當你處於收穫心態,你活在當下、享受過去至今所有收穫與進步,這種幸福感會驅動你的繼續往前邁進。
5. 透過大腦練習,將所有體驗變成你的收穫:
人長久以來習慣用落差心態來看待事物,以至於很難長久處於收穫心態中。本書提供了很多技巧練習,幫助大腦從落差心態轉向收穫思維,重新構建你的過去和現在。
─好評推薦─
李河泉/台積電「跨世代溝通」課程指定講師、商周CEO學院課程王牌引導教練
黃山料/療癒系暢銷作家
薑餅資/知識型YouTuber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