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憤怒的葡萄(中英對照版)
註釋

★中英對照版,學英語的好幫手★

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1940年普立茲文學獎、美國國家圖書獎
《時代雜誌》二十世紀百大小說,《衛報》百大小說,紐約公共圖書館「世紀之書」

在這個獲利至上的資本社會,我們還能活得像個人嗎?
別著急,我們會有出路的,好日子快到了……

「這裡有一種無處投訴的罪行。這裡有一種眼淚不足以象徵的悲哀。這裡有一種絕大的失敗,足以推翻我們的一切成就……怒火在饑餓的人眼裡滋長。憤怒的葡萄充塞著人們的心靈,在那裡成長起來,結得沉甸甸的,準備著收穫期的到臨。」
──約翰.史坦貝克,《憤怒的葡萄》

*故事內容*
1930年代,美國中西部大平原上,住著一戶姓喬德的人家,他們世代務農,能吃苦,肯做事,踏踏實實地過日子。他們萬萬沒有想到,經濟不景氣,竟讓他們賠掉了農場,成了銀行的佃農;也萬萬沒有想到,更符合經濟效益的拖拉機竟完全取代了他們的勞力。他們沒有用處了,必須滾蛋。他們擠上一部破爛的小卡車,期待去到加州那長滿果樹的地方,重建生活。

家是一個人的根,被逐出家園,人就像活生生被劈成了兩半,再也不算完整的人了。喬德一行人,還有數十萬同樣被剝奪了土地的流民,全都向加州蜂擁而去。

在加州,飢餓又焦急的流民東竄西奔地找工作──無論是扛、是推、是拉、是摘、是割,什麼都幹,只為了混口飯吃。但土地握在少數資本家手裡,流民在資本家眼中,只是用完即丟的勞動工具,不是人。幸運的,逐工作而紮營停宿,領著連生活都成問題的極低工資;不幸的,活活餓死病死。

自從踏上了前進加州的千里長征,喬德一行人受盡苦難,家庭成員死的死、脫隊的脫隊,好好的一個家似乎要散了。但他們卻像融入了一個更大的家庭。所有的天涯淪落人都是成了自己人,哪家死了孩子,大家一起出錢出力安葬;哪家生了孩子,大家就一起慶祝。日子再苦,人總是還有聽說書、奏樂跳舞,找樂子的權利。

於是,喬德他們逐漸明白,生活似水流,也許有變故,但總是在前進,就連四處碰壁、挨餓生病,都是有意義的;世道會變,世道在變,只要把眼前的日子過好,把每一天過好。前方的路一定會越走越寬,一定……。

*創作背景*
美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時代,乾旱、沙塵暴和銀行財團聯手攆走了北美大平原上的無數個農民家庭,這些人全成了流民,他們前仆後繼地湧向加州討生活。在加州,他們受到大型農場剝削、當地人的歧視排擠、民間武裝團體的暴力攻擊,生活在汙穢不堪、疾病橫行的臨時停宿場上。

1936-38年間,史坦貝克數度走訪流民窟,親眼目睹他們慘絕人寰的苦難,內心深受震撼。他將憤怒轉化為文字,為這群被噤聲、被迫失去家園的弱勢族群發聲。

1939年出版的《憤怒的葡萄》血淋淋地記錄了時代的悲劇,令人反思資本主義如何泯滅人性;也讓我們看見了真正的英雄,他們強大的求生本能,和團結互助的善良本性,超越了時空隔閡,對今日的讀者傳遞一個堅定的訊息──只要有盼望,只要有彼此,前方永遠有光。

*想了解更多故事的創作背景,請來這裡:
臉書:Onethought.publishing
Podcast節目:一念愛讀書
一念網頁:https://onethoughtpublishing.blogspot.com/

**【作者介紹】 **
約翰.史坦貝克(John Steinbeck, 1902-1968)
1940年普立茲獎得主、196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他除了寫小說,也撰寫新聞報導、旅行文學、短篇故事、舞台劇本以及電影劇本。

史坦貝克堪稱是美國的國民作家,他是美國中學第二經常指定學生閱讀的作者,僅次於莎士比亞。他特別擅長社會小說,關心流浪勞工、貧富差距等議題,以簡潔明快的文字,深入刻劃社會底層人民的處境與心聲。也因為他能夠將底層人物的生存困境,昇華成所有人生命中的掙扎與矛盾,所以作品獲得世界各地人們的廣大回響。他一生筆耕不輟,著作多達三十餘本,膾炙人口的作品包含《查理與我》、《珍珠》、《製罐街》等。

**【譯者介紹】 **
胡仲持(1900-1968)
中國浙江人,字學志,筆名宜閒,著名編輯及翻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