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心智與思想控制:無意行動、催眠控制、身體態度、焦慮習慣、道德辨別,心理學大師亞倫‧克萊恩談行為與思維
註釋

「每一種思想都會帶來相應的結果。」


心智是人類行為的絕對控制者,

就像是一部引擎,指引著我們做出「任何」事情──

清除錯誤思想×形成道德判斷×運用心智能量,

實現自己最大的潛能,成為自身命運的控制者!



▎當不和諧的思想進入心靈

「在我意識到這事出現前,它就已經發生了。」

我們對外界事物傳遞出的心理暗示進行回饋時,

可能會讓不和諧的思想突然進入心靈的世界。

有時,這會成為我們不繼續之前行動的藉口,

但這藉口不該成為繼續放任這些思想存在的理由。


•每種類型的思想在心智中出現的速度其實沒有差別

和諧思想與不和諧思想占據心靈的速度一樣快,

只不過多數時候我們不願意承認這樣的事實罷了。

我們應該果斷將不和諧的思想從腦海裡趕走,

然後迅速全力歡迎和諧的思想進入腦海。



▎當一種心理狀態造成傷害

「一半時間做事,另外一半時間擔心所做之事的後果。」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焦慮」的人,

這些人往往都會為他們的家庭帶來極大的困擾。

焦慮、遺憾、為無法挽回的事流淚,這毫無意義!

在焦慮情緒中消耗時間,遠比純粹浪費時間更糟糕,

因為,這會讓我們無法安然入睡、性情變得乖戾;

扭曲我們的判斷力,讓心智變得軟弱且搖擺不定。


•抹去對未來的焦慮,埋葬無法改變的過去

對未來的不安其實就只是焦慮的另一個名目而已,

對過去的悔恨其實就是不安與焦慮的雙胞胎姐妹,

這些情緒對於所有和諧的思想來說都是有害的。



▎當負面心理暗示成為現實

「一塊鵝卵石能夠在宇宙中最遙遠的門廊裡迴響。」

那麼,人的一個思想所產生的作用豈不是更加深遠?

當我們對某件事情舉棋不定,處於猶豫的狀態時,

他人的心理暗示就會成為轉捩點,影響我們做出決定。

一句話、一個眼神、一種未表達的思想都可能具有暗示意義。


•說話者的語氣越誠懇,對他人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即使你懷著最大的善意對一位坐在窗前的人說:

「你不怕開窗會著涼嗎?」這也是一種心理暗示!

負面心理暗示所帶來的傷害比真實情況更加嚴重。


•關於心智的改變──

這改變不論是在催眠者的安靜狀況下做出來,

還是他們對某位朋友的言語暗示做出的回饋,

或是因為某些外在行動或狀況所產生的心理暗示,

甚至是在自身思考過程中出現,然後得出了自己的結論,

這些情況都讓身體結構以及心靈將某些不真實視為真實。



本書特色:近幾年來,人們已清楚了解到「心智」控制著行為,並指引著人類從事各種工作。每個人都有責任將自身的能量最大化發揮出來,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對自己有更為全面與充分的認知,透過本書詳盡且深入的說明,心理學大師亞倫‧克萊恩將協助讀者實現這項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