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時間的代價
註釋

★★★榮獲2023年海耶克圖書獎、《金融時報》2022年必讀商業圖書獎入圍★★★
《財星》雜誌讚譽:「現存最偉大的金融史學家之一。」

從巴比倫到華爾街,見證五千年來利息如何造就世界經濟的興衰。

利率的存在,影響了人們配置資產與投資的決策。
一旦貨幣過於寬鬆,金融市場就會失去穩定,
造成社會貧富差距擴大、房價居高不下、人們手上的錢越來越薄,
甚至導致我們一輩子無法退休……

◤資本主義的故事,就是利息的故事。◢

早在錢幣被發明前,人們借貸收取利息的行為已然問世。
利息的存在,有助導引資本的配置與投資價值的評估,人們也因此被鼓勵適當地儲蓄、不進行過度冒險的投資行為,進而使經濟維持安定。

高利率通常被認為有害,但愛德華.錢思樂認為,一旦貨幣過於寬鬆,金融市場就會失去穩定。他把這個論點,套用到利率降到自五千年前首次紀錄以來最低點的今日(歐洲與日本甚至出現負利率),並論述會如何造成嚴重的經濟動盪與弱化金融系統的抗壓性──資產價格膨脹、經濟成長疲軟、社會不平等加劇、殭屍企業充斥、國家債務水平上升,以及近年困擾西方各國的年金危機。

從起源於美索不達米亞的漢摩拉比法典、英國君主復辟時期的高利貸辯論、釀成法國大革命的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到21世紀的全球信貸熱潮、阿拉伯之春、中國房地產泡沫化,本書透過詳盡研究,說明利率在現代經濟體所扮演的角色。

威脅全球金融體系的下一場危機不知何時會逼近,然而錢思樂證明唯有了解利息,才是對抗貧富不均、貧窮與經濟停滯的犀利武器。

作者簡介

愛德華.錢思樂(Edward Chancellor)

英國金融史作家,畢業於劍橋大學三一學院,主修現代史、取得一級榮譽學位;後來又於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獲得現代史哲學碩士學位。其後進入拉札德投信銀行(Lazard Brothers)任職,亦曾擔任波士頓GMO資產管理公司資深投資策略師。現為《路透社》金融評論網站Breakingviews專欄作家,同時也為《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金錢周刊》(Money Week)與《紐約書評》(New York Review of Books)撰稿。知名著作《金融投機史》曾獲選《紐約時報》年度好書,並被翻譯成多國語言。

2008年,錢思樂以在《機構投資者》(Institutional Investor)上發表的〈龐式國家〉(Ponzi Nation)一文榮獲「喬治波克新聞獎」(George Polk Award,國際三大新聞獎項之一);同年也被提名角逐財經新聞界的最高榮譽──羅布獎(Gerald Loeb Awards)。
2016年《金融分析師期刊》(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稱他為「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金融作家之一」;2022年《財星》(Fortune)雜誌稱他為「現存最偉大的金融史學家之一」。

譯者簡介

吳書榆

台大經濟系、英國倫敦大學經濟所畢業,曾任職於公家機關、於軟體業擔任研究、企畫與行銷相關工作。目前為自由文字工作者,譯有《撒錢之王》《先鋒榮譽董事長談投資》《散戶的機會》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