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厄普顿·辛克莱在芝加哥的肉类加工厂里卧底了七个星期;1906年,曾在报纸上连载的《屠场》成书面世。
作为一名倾向于社会主义的记者和作家,这本书写作的出发点是“吃人的资本主义机器”,瞄准的是读者的头脑和心灵。但是也许是无心插柳或歪打正着,这本书的弹着点低了一尺,以其中对肉类加工厂的描述“狠狠地击中了读者的胃”。对本书最广为人知的描述来自《纽约时报》:“《屠场》出版后,愤怒的公众来信淹没了白宫。虽然心里很矛盾,但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还是邀请辛克莱到白宫共进午餐,并且承诺会派出调查团去芝加哥……辛克莱本以为罗斯福派出的团队会为肉类商人洗白,但是调查结果却和《屠场》站在同一边。”有不少书曾经改变过历史。《常识》成了《独立宣言》的开路先锋;《汤姆叔叔的小屋》引燃了南北战争;《寂静的春天》促生了席卷全球的环保运动;而《屠场》在出版当年就令美国国内和出口肉类销量大跌、促成了《纯净食品和药品法》和《肉类产品监督法案》的通过,也直接导致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诞生。这本书的主角是高大、强壮而天真的立陶宛移民尤吉斯。他和他的家庭抱着美好的希望来到新大陆,要在这片平等的土地上重新开始。但是他的生活和希望都被慢慢地撕成碎片。失业、妻子被奸污、入狱、孩子淹死、失去妻子,所有亲朋好友都一步步堕入社会的最底层。尤吉斯曾经抗争过、堕落过、失望过,但最后依然看到了希望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