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鹽分地帶文學雙月刊82期
註釋

找回文學史所遺忘的 ☉路寒袖

眼尖的讀者或許已經發現,本期的視覺設計做了大幅度的變革,首先,將原來每頁一欄的版型改為兩欄,行距、字間也微幅縮小,這樣,版面看起來「束結」許多了。再者,輯名頁、標題的設計大氣而莊重,著重主題的聚焦,簡潔的傳達,期使讀者在未進入內文之前即先來場視覺的饗宴。

本期九月出刊,專題不能免俗的以懷師為題,因為不論經師或人師,師者常常是影響作家的關鍵角色,以我自己為例,文青階段,向摯友林蒼鬱屢多學習,上了大學唸東吳中文,除了本系的劉兆祐、林炯陽兩位老師,之外,應時任系主任的劉兆祐老師禮聘前來兼課的臺大教授曾永義、黃啟方老師等,都對我的創作、辦詩社編詩刊,以及為人處事,無不影響深遠。

中文系的老師往往經師人師兼具,就像國學大師潘重規之於廖玉蕙,在一次的補課中,脫口而出的一句新聞評論,可謂一語驚醒夢中人,扭轉了她長期被黨國軍方輿論所馴化的觀念,從此遇事懂得質疑、思辯,以致廖玉蕙的散文始終扣合著社會議題,不論揭穿偽裝博取同情的詐騙者、校園管理規定的趣事、大學聯考作文所暴露的語文教育荒謬性,甚至兩造劍拔弩張的年金改革…,是潘重規老師有意無意間的一句話,讓廖玉蕙醒悟:世界的公道不是唾手可得的,理直氣壯地爭取,絕不是一件該慚愧的事。

高中是大部分作家的文學、思想啟蒙「轉大人」階段,李筱峰、張經宏懷念的都是高中老師,只是前者教英文,後者教國文。英文老師的鼓勵,李筱峰於是閱讀《自由中國》、殷海光、羅素、海耶克,遂而開啟了自由主義思潮的大門。國文老師則不斷提供奠基文史的「優良讀物」,給張經宏,如老舍、沈從文的小說,王國維、朱光潛、夏志清的論述、現代小說史。

陳幸蕙、方秋停、吳孟樵三位懷想都是文學導師,剛好分屬不同領域。文壇中眾所周知的,陳幸蕙是余光中迷,也是余光中專家,《悅讀余光中》洋洋灑灑就寫了三部。方秋停感念的是臺灣作家的重要推手陳憲仁,陳憲仁創辦《明道文藝》,舉辦二十六屆的「全國學生文學獎」(2013年改為「全球華文學生文學獎」),臺灣中壯輩以降的重要作家超過90%都曾獲此一獎項的肯定、鼓勵,方秋停有幸得以親炙陳氏並成為編輯檯上的同事,其獲益不言可喻。吳孟樵寫臺灣重要出版社爾雅的發行人、也是作家隱地,從出版者與作者的關係切入,讓我們一睹出版家的風範。專題中最特別的是鴻鴻,記載了他學習薩克斯風的經驗,相信對大部分的讀者而言是新鮮又好奇的。

「史之磚瓦」乃本期新闢的專欄,顧名思義即是認定所載的文章、報導具文學史的價值與意義,如林衡哲寫葉石濤,既全面又出土了不少鮮為人知文壇逸事。彰師大國文系蘇慧霜主任記錄了鄭愁予十年來與彰師大、文友的互動,其間多次活動我都參與了,彷彿成了見證者,如「阿里山詩路」之旅、「詩與歌」對談、拜訪前輩詩人林亨泰、白沙講座「宇宙的遊子」……;七月,鄭愁予結束東海大學的駐校詩人、講座教授的計畫後,將短暫返美,再回金門大學駐校,蘇慧霜的報導讓我們看到高齡87歲的詩人居然如此精力充沛。劉懷拙分析七等生小說的思想脈絡,探索深入、條理清晰,配合宋澤萊的評論,互為援引,立體化了七等生。最後一篇本刊特別專訪留日作家傅博,傅博或許沒幾人識得,但他卻是唯二見過三島由紀夫的臺灣作家,不僅如此,他還幫三島編書,在三島家吃過超過百次的飯,傅博是臺灣文學史遺忘的作家,《鹽分地帶文學》為讀者找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