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其他書名
音樂、電影、人生!世界級大師最後口述自傳,珍貴樂譜手稿、創作心法與歷程
出版原點出版/大雁出版基地, 2023-12-06
主題Biography & Autobiography / MusicMusic / Printed Music / Musicals, Film & TVArt / Film & Video
ISBN626733841X9786267338414
URL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id=EiroEAAAQBAJ&hl=&source=gbs_api
EBookSAMPLE
註釋

這是關於我,最好最詳盡,同時也最真實的一本書。

---------顏尼歐•莫利克奈 (Ennio Morricone):

 

追逐那聲音……音樂、電影、人生!

世界級大師最後口述自傳,珍貴樂譜手稿、創作心法與歷程

 

《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荒野大鏢客》、《四海兄弟》、《教會》……

500多部配樂作品,用音樂譜寫出的一部電影史


一直以來,顏尼歐•莫利克奈力求創造電影的聲音,

這一次,我們將聽到他為自己發聲

 

本書是顏尼歐•莫利克奈(Ennio Morricone) 與年輕作曲家亞歷山卓·德羅薩 (Alessandro De Rosa) 多年對談的成果。這是一段密集而深刻的對話,但又清晰而準確,它談到了生活、音樂以及生活和音樂相互接觸和影響的奇妙而不可預測的方式。


書中呈現了大師畢生音樂理念,也是一次深刻的自傳式生平回顧。顏尼歐詳細地講述了他的旅程:在音樂學院學習的歲月,以及與不同導演的合作,從李昂尼到帕索里尼,再到貝托魯奇和托納多雷,從狄帕瑪到阿莫多瓦,再到塔倫提諾……

 

這位大師首次打開了他的創意實驗室的大門,向讀者介紹了他音樂思想的核心思想,顏尼歐清晰而誠實地告訴我們作曲對他來說意味著什麼,展現了電影中音樂與影像之間神秘而矛盾的關係,以及絕對音樂實驗背後的創作緊迫感。深入了解大師超過半個世紀的電影配樂創作,不斷探索音樂在能量、空間、時間方面的表達價值。

 

【關於音樂與畫面……】

深入討論電影中的音樂,乃至於聲音

即使影像暗去,他的音樂仍能繼續說故事

 

• 為什麼觀眾會被電影配樂帶動?

我覺得電影要用看的,而不是聽。走進電影院的人期待的是「看電影」。那麼,音樂就處於一個相對隱蔽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音樂用一種相對狡猾的方式讓自己被觀眾接受。


• 究竟是什麼聯繫著音樂和畫面?

音樂和畫面都有各自的意義,以及各自期望表達的意義,但是在此之前,二者首先都要在限定的時間,對訊息進行調節與分配,才能連繫在一起。或長或短,一首曲子從發展到尾聲,在音符和休止間往復,一格格畫面也拼接成一組鏡頭。


• 音樂與畫面相關連時,最主要的功能是什麼?

每部電影所講述的故事背後,都隱藏著一個真正的故事,那個才算數。所以,音樂要把那個被隱藏的真正故事清清楚楚揭露出來。音樂要幫助電影表達其真正深意。就像是帕索里尼所說,音樂能「讓概念情感化,讓情感概念化。」

 

• 音樂和畫面是怎麼結合的呢?

在技術面層面,音樂的應用,都是在靜態畫面和動態畫面這兩項參數中進行的,其中涉及靜止和節奏、畫面深度和音化順序、縱向和橫向。橫向應用是出現在流動的畫面中;縱向應用則關注畫面的深度。

 

【顏尼歐與名導們交手的火花……】

塞吉歐‧李昂尼、帕索里尼、貝托魯奇、朱賽佩‧托納多雷、昆汀‧塔倫提諾、泰倫斯‧馬力克、約翰‧卡本特、阿莫多瓦、布萊恩‧狄帕瑪、羅曼.波蘭斯基、奧利佛.史東

 

• 音樂偏好太過強烈的昆汀‧塔倫提諾

塔倫提諾為音樂所搭配的情境,常常與我的設想完全不同。從某種意義來說,和他一起工作,有時讓我感到勉強,因為我會有點害怕為他寫新曲子……

 

•《海上鋼琴師》中「前所未聞的音樂」

我第一次讀《海上鋼琴師》劇本的時候就注意到,上面寫著「前所未聞的音樂」。這是原著小說中的原句,描寫主角「1900」的鋼琴演奏,當然,文字很美……但如果接下來,輪到你來把這個「前所未聞」化成樂曲,你會怎麼做?

 

• 難以捉摸的阿莫多瓦?

我們在1989年合作了電影《綑著你,困著我》。我至今還是沒搞清楚他對我的音樂到底喜不喜歡……他全程參與音樂錄製,沒有絲毫激動、熱情或者投入的跡象。幾年後我在柏林遇到他,問他到底喜不喜歡《綑著你,困著我》的音樂,他異常熱情地回答我:「喜歡得不得了!」說完還突然爆笑起來……

 

• 為帕索里尼的《索多瑪120天》配樂

帕索里尼有一天下午他叫我跟他一起審片,但是方式很詭異:很多畫面只能看片段。電影上映時,當我在羅馬的美利堅電影院,第一次完整看完這部電影時,我忍不住對自己說「我的天啊!」,終於明白為什麼有些鏡頭他不讓我看……

 

• 與塞吉歐‧李昂尼的相遇

1963年底,一位名叫塞吉歐‧李昂尼的導演想找我詳談一部片。這位導演出現在我家門口時,他的下嘴唇動了一下,這動作我太熟悉了。我問:「你是我小學時的那個李昂尼嗎?」他也問:「你是跟我一起去台伯河岸區大道的那個莫利克奈嗎?」太扯了吧……

 

• 對音樂吹毛求疵的貝托魯奇

貝托魯奇能夠生動地把他想要的音樂類型解釋給我聽:他會用色彩來描繪音樂,也就是聯覺,或者告訴我音樂在他腦海中的「味道」。

 

• 害羞的約翰‧卡本特?

有時候,就是因為語言障礙,讓我跟一些電影人難以精確交流。例如,約翰‧卡本特,他把他的電影《突變第三型》交給我配樂,他幾乎一句話都沒跟我說,而且當我們第一次見面,一起看完試片時,他居然突然消失了?

 

【特別收錄專訪--名導、音樂家眼中的顏尼歐】

 

「他讓我看到音色的重要性,他特別擅長譜寫旋律……他在寫譜時,腦子裡已經有了想要的音色。不是先有草稿,再分配樂器。他的音色是結構。在我看來,這是很多搖滾明星特別愛他的原因。」

------塞吉歐•米切利  (義大利音樂學家、莫利克奈研究專家)

 

「莫利克奈應該一直在挖掘自己音樂人格的最深處,只不過每一次都用上不同的方法。他能用自己的音樂把導演包裹起來。我想,他比任何人都更理解電影音樂的性格,此類音樂既須恆久,又要短暫。」

------貝納多•貝托魯奇  (義大利電影導演編劇、曾以《末代皇帝》獲得奧斯卡獎)

 

「顏尼歐傳授給我的祕訣,以及聲音和音樂在電影中所需的空間,引發了我更多思考……他總是能夠找到電影中適合變成音樂的那段沉默。」

-------傑里亞諾•蒙達特  (義大利導演,代表作《死刑台的旋律》)

 

「他總能把自己和自己的音樂與某一位導演的音樂、知識、文化格調交織再一起,顏尼歐能夠挖掘導演的「音樂幻想」,轉換一下,為他所用。」

------朱賽佩‧托納多雷  (義大利電影導演,代表作包括《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