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木偶戲:五湖四海觀戲偶
註釋

木偶戲,古稱傀儡戲、傀儡子,
是由藝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種戲曲形式。
表演時,演員在幕後一邊操縱木偶,
一邊演唱,並配以音樂。

◤木偶戲的起源
中國木偶藝術起源於「俑」,即古代墓葬中的服侍木俑、木樂俑、可活動的木歌舞俑等。俑,開始用於陪葬,後來又漸漸用來辦喪事和在飲宴集會上表演節目,這樣就產生了木偶戲。木偶在古代也稱為「傀儡」,又叫「壯醜」,因為那時木偶外形魁梧醜怪,除用於陪葬外,還用以守墓、守門。

◤中國木偶造型藝術
木偶戲的「演員」是雙重的,真正當眾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繪成的戲劇角色,又是為人操縱的戲具。元、明、清以來,木偶戲由城入鄉,多種風格、流派形成木偶的造型藝術,也因地域不同,出現多種多樣的造型特色:泉州嘉禮戲,漳州布袋戲,廣東杖頭,潮州鐵枝,合陽線戲,吳橋扁擔戲,四川大木偶,花樣翻新。

◤中國木偶舞台美術
傳統傀儡戲舞台,很長時間承襲戲曲舞美特徵,甚至演出場所亦與戲曲合一。提線戲舞台,多數是露天舞台,背部設有遮擋操縱者的帷幕,以及「出將」、「入相」的木偶上下場門,演員持線板立於幕後操縱木偶表演,觀眾可從三面欣賞。布袋戲舞台具中國殿閣建築風格,木雕金飾,組合靈活,空間自由,典雅玲瓏,堪稱工藝絕品。

◤福建木偶戲總述
歷史上存在過的和現今仍在流傳的有提線木偶、布袋木偶、鐵枝木偶、響鈴傀儡和肉傀儡、水傀儡、藥發傀儡以及紙影戲等。其中,肉傀儡是由小孩赤著身體,臉部化妝摹仿木偶動作的表演;水傀儡是木偶藝人在船上或水裡進行的表演;藥發傀儡是在木偶身上裝著火藥引信,能噴發火焰,產生音響;響鈴傀儡是腳上繫著小鈴鐺的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