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先賢之路:西貢天主教傳教史
註釋適逢香港天主教傳教區成立一百八十年,本書以歷史人類學的角度,研究香港天主教自一八四一年監牧區成立後在西貢區的發展,探討教會在鄉村社會的植根,以及在傳播信仰時,與中國傳統文化、風俗和社會的關係,並分析天主教作為東西文化交流使者的角色。 全書按天主教在西貢區的發展歷史,分為七個階段來介紹,先簡述西貢的沿革及人口情況,接?講述香港開埠初期,教會在西貢半島傳教的初創時代,以至代牧區初期至後期的傳教情況。另外亦回顧殉道的傳教士事跡、日佔時期神職人員面對的苦難,以至戰後時期教會的重建等。 古道行工作小組在整理及研究天主教在西貢鄉郊的傳教歷程時,除翻閱了百年以上的教區及政府文獻,還走訪超過二十條村落,尋找昔日傳教士的路線足跡。全書輔以逾百幀珍貴照片及各小堂的大事年表等,圖文並茂,將香港歷史中這一片鮮為人知的片段重現於讀者眼前。 目錄 推薦序一 蔡惠民神父 推薦序二 林社鈴執事 推薦序三 張學明博士 緒論 傳教士作為東西文化交流的使者 第一章 西貢傳統社會及天主教的傳入 西貢的地理與自然環境 西貢的歷史沿革 西貢的人口分佈及社會 鄉村傳教先驅:宗座外方傳教會與客家的相遇 第二章 監牧區時期:西貢傳教之初(1841-1874) 西貢歸香港監牧區管理 第一位米蘭外方傳教會神父到港 融入客家小島:聖福若瑟神父在鹽田梓 巡迴傳教士:和神父等繪製首張《新安縣全圖》 第三章 代牧區時期:艱辛與收獲(1874-1931) 高主教在颱風吹襲後牧訪西貢 和主教的牧訪 英國租借新界:西貢脫離內陸 恩理覺任代牧及丁味略接任西貢司鐸 白沙澳教友村建成新聖堂 海灣小堂:北潭涌「羅瑪堂」及龍船灣「天主堂」 第四章 大浪堂區及日佔時期:失控與危險(1931-1945) 大浪堂區及日佔前的西貢社會 日佔的西貢社會:國籍神父遇害 黃毛應小堂與抗日村民的犧牲 丁神父殉教:難以承受的重擔 赤徑聖家小堂: 逃亡與營救 第五章 教區建立及戰後社會服務(1945-1969) 戰後西貢堂區的傳教發展 西灣海星小堂的建立 教育事業:深涌公民學校與地方社會 蛋家灣:獨一無二的天主教會所 西貢的社會服務:林柏棟與漁民信仰社區 第六章 本地化與更新時期(1969-1981) 從陸上到水上:西貢堂區對漁民的服務 局勢動盪:范?亮神父的遇害 萬宜水庫:村落重置與教會發展 合一象徵:浪茄聖誕小堂與福音戒毒村 第七章 朝聖與保育時期(1981-2000) 公教童軍與聖堂復修 小堂更新:從天主教學校、營地到朝聖地 聖若瑟堂的復修:啟動西貢小堂的保育之路 結語:先賢之路與宗教遺產 附錄一 西貢傳教士及聖職人員小傳 附錄二 小堂大事年表 後記及鳴謝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