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註釋心理語義學基礎
心理語義學對人格的研究,採用的是理解他人的“主觀”方法範式。對不同結構(因數)的有意義的解釋需要“通過主體的眼睛”看世界,在主觀語義空間框架內被重建的個體意義系統作為這種移情過程的一種定向基礎,為其提供語義支援。 心理語義學方法是考慮了主體人格的,可以概述人格類型學的一種新原理。在作者看來,它不是是診斷中的一種特徵指標,而是某種世界圖景的載體,是個體意義和價值觀的一種縮影。
本書呈現了作者在莫斯科國立大學心理學系、在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心理學系、斯拉夫大學心理學系和斯摩棱斯克人道主義大學心理學系工作期間多年的“實驗心理語義學”專題課程講授內容。它收錄了作者及其合作者從 1972年到 1988年進行的多項研究,部分發表在專著《實驗心理語義學導論》(M., 1983) 和《意識心理語義學》(M., 1988) 中。 之後的工作主要集中在研究社會心態和政治心理學方向。這部分內容作為單獨的出版物出版:Petrenko V. F、Mitina O. V :社會意識動力學的心理語義分析 (M.,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