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治成為產業,管理就是義務!
★美國知名商業雜誌Inc. magazine評為2020年必讀的16本商業書之一
大多數人認為美國的政治制度是根據憲法、
遵循崇高原則與無私規則運作的公共建制。
但事實是,它已經淪為民主黨與共和黨雙頭壟斷的競技場。
政治體系已轉變為「產業」,功能完全失調,
猖獗的遊說與選舉操弄、成倍增加的選舉支出;
政治產業複合體為了自身利益正進行著扭曲且不健康的競爭,
既造成大眾的損失,也無法為美國的經濟與社會挑戰提供解決方案。
在《當政治成為一種產業》裡,
卓越的政治創新活動家凱瑟琳.蓋爾和世界著名的商業策略專家
麥可.波特,巧妙運用業務分析工具與波特獨特的五力框架,
展示政治體系如何像其他產業一樣具有競爭力。
更重要的是,他們認為政治制度就像經濟產業一樣可以改變,
透過採用不同的新策略,能有效改善政治僵局,
拯救我們的民主政治正面臨的危機。
《當政治成為一種產業》關注的是功能強大、可以在短期內實現,
且能產生重大影響的解決方案。
這本書是完全沒有黨派色彩的政治產業指南,
將使你眼界大開,直視美國政治體系的真實動態和深刻挑戰,
以及真正能夠改造這個體系、嘉惠全民的解決方案,
並能同時回過頭來省思臺灣現狀。
民主政治的危機並不是只發生在美國,
臺灣也正面臨著政黨惡性競爭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這是一場真正的政治創新。
你做好成為其中一名推手的準備了嗎?
|各方推薦|
一位著名商業領袖與美國頂尖商業策略家聯手,
診斷我們的政治制度出了什麼問題,並開立處方。
這真是及時雨。
──美國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共和黨猶他州)
蓋爾與波特這本大作,對我們目前的政治功能失調現象,
以及實際可行的匡正之道,有深入與令人信服的分析。
但願民眾與我們的領導人都能據而採取行動。
──前美國參議員貝依(Evan Bayh,民主黨印第安納州)
這本書其實是一本行動手冊,教導美國人如何掙回我們的民主,
讓我們的政治制度真正為人民、而不是為政治產業複合體工作。
蓋爾與波特的寫作清晰而生動,他們對兩黨雙頭壟斷的分析極其精準,
而且時機恰到好處。讀完它,然後採取行動。
──史勞特(Anne-Marie Slaughter),智庫「新美國」(New America)執行長
蓋爾與波特這本《當政治成為一種產業》,
以一種獨特架構挑戰我們政治制度的傳統。
它為我們帶來一套改善我們民主政體的藍圖。
無論你是名字登記在選票上的候選人,或是投票的選民,
這本書都能讓我們獲益良多。
──霍布森(Mellody Hobson),艾瑞爾投資公司(Ariel Investments)共同執行長兼總裁
這本發人深省的書解剖美國的選舉與立法機制,
讓我們了解為什麼我們這個市值一百六十億美元的政治產業,
讓它最重要的客戶──美國人民──大失所望。
兩位作者的評估讓我們大開眼界,
而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也反映了美國最精華的精神特質──
創意、決心、勇氣,以及改變現狀的意志。
──舒茲(Howard Schultz),星巴克(Starbucks)名譽主席
蓋爾與波特在這本書裡對美國政治與政府提出一項驚人指控,
說美國經濟競爭力與國家福祉因它們的失敗、失職而受損。
但蓋爾與波特為我們帶來的不僅僅只是分析與診斷而已。
他們還提出實際可行、能結束這種毀滅性政治僵局與功能失調現狀的改革方案。
這是一本熱情洋溢、即時來到的好書,值得大家拜讀。
──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前哈佛大學校長
蓋爾與波特是真正的專家。
他們提供的不僅是分析或冗長的評論,
而是一項能帶來真正改變、讓我們變得更好的計畫。
這是對美國政治的一次新檢視。
──瑟利格(Bud Selig),美國職棒大聯盟(Major League Baseball)榮譽會長
這是我讀過的、有關我們政治分裂議題最好的一本書。
蓋爾與波特帶來一種明確而令人信服的解決方案。
──沃克(Bill Walker),前阿拉斯加州州長(獨立派)
全球各地的美國人都對美國的政治現狀沮喪不已,
但沒有人敢真正採取行動加以匡正,
因為這似乎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直到你讀了這本書!
──法希(Katie Fahey),《時人》雜誌(The People)總編輯
蓋爾與波特這本富有想像力、及時問世的新作《當政治成為一種產業》,
從一種原創角度檢驗當今的政治功能失調現象,
並提出政治創新建議以打破黨派惡鬥僵局,培養更充實、
更具生產性的政治表述。
──齊默(Robert Zimmer),芝加哥大學校長
太多美國人覺得我們的兩黨或民選官員不能代表我們的心聲,
蓋爾與波特把這其中原委解釋得很清楚。
兩黨都只是一味相互謾罵,說對方「破壞制度」。
但蓋爾與波特在這本書裡沒有無謂指控,
而是提出一些認真、有創意、沒有黨派色彩的改革方案。
如果更多美國人能像蓋爾與波特這樣思考民主,
我們的國家會比現在好得太多。
──隆威爾(Sarah Longwell),《堡壘》雜誌(The Bulwark)發行人
多年來,華府的表現一直讓我深感沮喪。
蓋爾與波特為我打開一盞明燈,重新點燃我的希望──
想必他們也會為你帶來這樣的希望。
兩人的分析太精妙了,但更重要的是,
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能改變我們的政治制度。
這應該是二○二○年最重要的一本書了。
──拉米雷斯(Austin Ramirez),Husco國際公司(Husco International)執行長
作者簡介
凱瑟琳.蓋爾 Katherine M. Gehl
一位商業領袖、企業家、作家、演說家。
現任「政治創新研究所」(Institute for Political Innovation)創辦人、
「范恩創新」(Venn Innovations)執行長,
核心業務為針對難解問題提出新見解。
曾任蓋爾食品公司(Gehl Foods)總裁兼執行長,
這是一家市值2.5億美元資產的高科技食品製造公司。
擁有聖母大學的學士學位、美國天主教大學的碩士學位,
以及西北大學凱洛格管理學院的MBA學位。
自稱政治創新活躍份子。與兩名子女住在威斯康辛州。
麥可.波特 Michael E. Porter
26歲即任教於哈佛商學院,
為該學院有史以來最年輕的教授。
專精於競爭策略,自1980年起陸續出版了《競爭策略》(Competitive Strategy)、
《競爭優勢》(Competitive Advantage)、
《國家競爭優勢》(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
《競爭論》(On competition)等書(以上各書中文版均由天下文化出版),
被譽為當代經營策略大師,他所提出的競爭策略理論更是商學院的必修課程。
曾於美國雷根總統任內被延攬為
白宮「產業競爭力委員會」(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委員,
同時也是世界各國政府與企業爭相諮詢的知名顧問。
畢業於普林斯頓大學航空工程系,
取得哈佛商學院的企業管理碩士學位,
並且榮獲貝克學者獎(George F. Baker Scholar),
進而取得哈佛大學的商業經濟學博士學位。
獲有無數獎項和殊榮,
包括全國商業經濟學人協會(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Economists)的
亞當斯密獎(Adam Smith Award)、許多國家的全國性榮譽勛章,
以及管理學院(Academy of Management)的學術性管理貢獻最高榮譽。
譯者簡介
譚天
臺大政治系畢業,
曾任《聯合報》國際版主編與編譯主任、
《自由時報》副總編輯等職。
現旅居加拿大,專事譯作。
譯有《國家為什麼會成功》、
《黑龍江:尋訪帝王、戰士、探險家的歷史足跡,遊走東亞帝國邊界的神祕之河》、
《幽靈艦隊:中美決戰2026》、《緬甸:一個徬徨的國度》、
《泰王的新衣:從神話到紅衫軍,泰國王室不讓你知道的祕密》、等百餘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