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俠盜魯平:夜獵記
註釋

夜獵記,選自民國作家孫了紅懸疑推理類小說“俠盜魯平”系列。本集收錄《夜獵記》(又名《博物院的秘密》)、《白熊》《計》《半個黨羽》四篇作品。故事描寫充滿懸念,具有神秘恐怖氣氛,人物形象逼真,引人入勝。

孫了紅(1897—1958),原名詠雪,小名雪官,祖籍浙江寧波吳淞鎮。二十世紀30年代的中國偵探小說作家,中國現代通俗偵探推理文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人物。
清光緒年間,孫了紅的祖父孫廣興在上海棋盤街創辦了一家鐘錶店;他的父親孫友三,又名孫松,別號問坡軒主,擅長畫松柏類的國畫;到了孫了紅這一代,據說有兄弟三人,孫了紅繼承了父親擅畫國畫的本事。他平時不修邊幅,非常仗義,雖然生活並不富裕,但只要有人有求與他,總能傾囊相助。他對於自己寫就的東西,向來不怎麼愛惜,總是隨意亂丟亂放。

孫了紅自號“野貓”,從來沒有留下過創作手稿。最活躍的時期是二十世紀的20年代到40年代。民國35年(1946年),孫了紅擔任《大偵探》主編,除寫偵探小說外,也寫通俗小說、散文,並翻譯小說。50年代初,寫過以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事跡為主題的新編歷史劇《萬古忠義》,以及《三不願意》《謫仙怨》等劇本。後因病不再寫大型劇本,改寫《綠色之燭》連載驚險小說,發表在《新聞日報》副刊上。

孫了紅的俠盜魯平探案系列強調故事的懸念性,具有神秘恐怖的氣氛。繪聲繪色描寫的十分逼真的場面使得讀者感到戰慄,並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孫了紅創作的魯平是一個偵探,但是它不同於普通的偵探,他的真正身份是一個俠盜。因此在他身上加入了符合中國傳統文化觀念的“殺富濟貧”特徵,得到了廣大讀者的認同。就像莫理斯·盧布朗筆下的亞森·羅賓,俠盜一個,而且名字也有那麼些許類似。

他的主要作品有《燕尾須》(1925年9月,《紅玫瑰》二卷,後改寫成《囤魚肝油者》)、《東方亞森羅平案》(與何樸齋合著,1926年5月)、《俠盜魯平奇案》(1943年10月)、《藍色響尾蛇》(1948年4月)、《紫色游泳衣》(又名《劫心記》,1948年9月)、《夜獵記》(1948年10月)等,其他如《虎詭》《雀語》《鬼手》《竊齒記》《血紙人》《三十三號室》《木偶的戲劇》《蜂媒》《鴉鳴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