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臺灣問題析論
註釋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臺灣政局可謂詭譎多變、撲朔迷離,兩岸關係更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從大陸轉而尋求“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島內逐步推進“解嚴開禁”並“終止戡亂”,海峽兩岸由尖銳對峙漸次走向緩和互動,1993年,在雙方交流不斷擴大的基礎上,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汪道涵會長與海峽交流基金會辜振甫董事長舉行了歷史性會談;到李登輝1995年高調訪美、1999年悍然炮製“兩國論”,中國人民解放軍接連舉行大規模多兵種合成演習,以及2000年後民進黨蓄謀“台獨”冒進,特別是陳水扁公開否認“一個中國”原則,恣意妄言“一邊一國”,反復鼓噪“公投制憲”,致使台海危機四伏、警報迭起;再至2005年連戰率團“登陸”,2008年中國國民黨重新贏得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以馬英九為首的行政團隊再度回歸“九二共識”,並在頑固堅守所謂的“中華民國主體性”的同時,因應內外形勢變遷,拓展與大陸的經貿及文化聯繫,在雙方共同推動下,全面實現“三通”,並簽署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定》(ECFA),兩岸攜手涉過高風險、強烈度的對抗,共同迎來互利共贏、和平發展的新階段。到底該如何透過紛繁雜陳的事態與表像,準確把握臺灣島內社會演化脈絡,進一步廓清兩岸互動的內在機理,從而更好地服務和促進祖國統一大業呢?從理論研究與學術探討的角度看,至為關鍵的任務還在於闡明:臺灣問題是什麼?六十餘年間,臺灣問題有沒有變?怎麼變?因何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