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選單
返回
Google圖書搜尋
感世與自適:北洋元首的文學場域
陳煒舜
出版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
, 2023-06-25
主題
History / Asia / China
ISBN
9888809970
9789888809974
URL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id=g2DZEAAAQBAJ&hl=&source=gbs_api
EBook
SAMPLE
註釋
本書研究着眼於袁世凱、徐世昌、段祺瑞、
曹錕四位北洋元首的詩文。他們有着長期投身軍旅的經歷,對傳統「
詩教」也非常重視。 袁世凱最可靠的詩作皆成於清末隱居洹上之時,
既流露出對政局的憂心、懷才不遇的憤懣,也表達了流連山水之情。
徐世昌出身翰林,清末民初久經官場,閱歷豐富,詩作達六千餘首,
但表達的每多山水隱逸的自適之思。
段祺瑞的詩歌多作於直皖戰爭以後,有意識地用以感世,
內容風格質樸而少雅趣。曹錕自北京政變下野之後,寄情於禪悅、
書畫和詩文。其詩作以題畫詠梅為主,不無自辯乃至自悔的動機。 北洋元首詩作中感世與自適宗旨的並存、扞格與消長,
固然與民初政體對元首職能之設定與規範關係甚大,
卻也視乎各人自身個性與經歷。無論哪一層宗旨,
都是北洋元首藉以塑造自我形象的重要手段,他們並試圖透過「
詩教」來影響輿論時局、世道人心,乃至建構一己之思想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