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選單
返回Google圖書搜尋
波動
註釋2001 年年底,因父親病重,北島回到闊別了十三年的北京。即使再有心理準備,他也還是沒想到,北京已面目皆非,難以辨認,對他來說完全是個陌生的城市。北島在自己的故鄉成了異鄉人。 北島生在北京,在那兒度過他的前半生,特別是童年和青少年——他的成長經驗與北京息息相關。而這一切卻與這城市一起消失了。 從那一刻起,他萌生了寫這本書的衝動:要用文字重建一座城市,重建他的北京——用他的北京否認如今的北京。在他的城市裏,時間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氣味兒、聲音和光綫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廟恢復原貌,瓦頂排浪般湧向低低的天際綫,鴿哨響徹深深的藍天,孩子們熟知四季的變化,居民們胸有方向感。他打開城門,歡迎四海漂泊的游子,歡迎無家可歸的孤魂,歡迎所有好奇的客人們。 這一重建工程曠日持久,比他想像難得多。記憶帶有選擇性,模糊性及排他性,並長期處於冬眠狀態。而寫作正是喚醒記憶的過程——在記憶的迷宮,一條通道引導另一條通道,一扇門開向另一扇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