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譯者劉紹銘心繫半生之文學作品
• 《魔桶》
要經歷一次認知打擊,才會重生
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
十個短篇小說,包含着各個面向的人性:犧牲、懊悔、反省、同情、信念、執着、愚妄。然而書中人物都有一大特色,就是對「自我救贖」的追求。他們多多少少都會經歷一次「認知打擊」,然後再生。他們因為反省而進步,之後選擇的路,就是自我救贖之路。 譯者劉紹銘教授評美國猶太作家馬拉末小說中的典型人物,「在種族、宗教和文化上雖為猶太人,但其經驗,尤其是受苦受難的經驗,卻是現代人的共同經驗」。
• 《夥計》
罪犯?聖徒?
「即使我做壞事時,我也是個好人。」
雜貨店主普伯的生意淡泊,生活捉襟見肘,每天為生計擔憂,朝不保夕,太太說他老錯失良機,女兒為此放棄升讀大學的理想。一天晚上,他還遭逢劫掠被打傷。都已經窮途末路之際了,一位同樣潦倒的陌生人上門求助,普伯還是盡能力幫了忙,陌生人提出義務打理店鋪讓普伯養傷……
這是一個有關犧牲與救贖的故事。為甚麼猶太人要受苦?受苦的意義又是什麼?
• 《傻子金寶》
諾貝爾文學獎、普立茲小說獎、美國國家圖書獎得主作品
在苦難與荒誕中發掘希望之光
本書收入三位美國猶太作家共九篇作品。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辛格的五篇作品都有秘教色彩,鬼裏鬼氣,對生死問題採開放態度。三篇馬拉末有其一貫描寫猶太人苦難的特色,故事也包含「和解」和「原諒」,輕輕重重的,跟自己或別人和解,跟「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決定和解。菲臘.羅夫的一篇瘋狂荒誕,歷史包袱輕一點,是猶太作家的另一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