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書名 品格:履歷表與追悼文的抉擇)
你的一生是為了履歷表的成就,
還是為了追悼文中的讚美而活?
追求成功之際,你要如何回應內心抉擇,無愧人生?
終其一生,我們都被要求同時具備兩種自我,
學會在這兩種對抗中自處、修練高尚品格,是每個人的生命必修課題。
★比爾.蓋茲推薦人生必讀之書
★《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
★《經濟學人》首選好書
★Amazon年度百大暢銷書
★TED演講超過2,686,000次點擊
★《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華盛頓郵報》《出版者週刊》
《英國時代雜誌》《衛報》《英國觀點雜誌》等主流媒體一致盛讚
成為更好的你,就從展開自我對抗的那一刻起。
我們多半都知道如何追求職場成就,卻不十分明瞭如何健全自己的人格。
而這個世界也多半鼓勵人發展較有企圖心、外顯在履歷表的那一面,
忽略了內心深處追求平靜、貢獻世界的渴望。
而人的一生,就在這兩種矛盾中互相拉扯;
如何在兩種相互對抗的張力中雍容自處,成為人生的必修課題。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以犀利新穎的論述和TED高人氣演講撼動全世界。
他在TED著名演說「你應該為哪個奮鬥——履歷表與追悼文?」
讓我們重新思索,那個渴望成功、亟欲征服世界的自我,
以及另一個以愛為先、以包容和寬恕為主軸的自我,該如何達到平衡?
傾盡全力想征服世界的同時,如何回應內心深處良善的召喚?
馬歇爾將軍戰功彪炳、舉世聞名,仍能保持虛懷若谷;
戰勝自我弱點的艾森豪總統、服膺召喚的作家喬治.艾略特,
以及走過蔭谷找回救贖、將生命全然投入服務眾人的社會運動家,
他們都以謙卑的內在力量找回更好的自己,並逐步影響了世界。
在這個以我為先、注重個人利益的時代,我們不該只為了享樂而活。
每個人都要努力戰勝自我,找到人生的真義,成為更好的人。
專文推薦
人不只是追求享樂,還要追求使命。
人生有二本帳:私人小帳與社會大帳。
人不能只有私人帳上財富累積,社會帳上卻出現赤字。
這就是小我與大我的平衡。
——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沒有人是完美的,當面對自己時,我們無所遁形;
一旦面對社會責任時,我們也要時時提醒自己必須要「自視甚渺」。
——嚴長壽,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