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1年,英國人首次在香港島進行人口調查,發現有約五千多華人居於小島上,大部分為赤柱及筲箕灣的漁民。島上缺乏可發展的土地資源,夏季更受颱風吹襲,毫無經濟價值,清政府從未視小島為城市。香港特區政府估計2015年全香港人口約732萬,是一個擁有完善設施的現代城市,堪與全球其他國際大都會嫓美。可見香港的崛興與發展,與完善的城市規劃,有着密不可分的關係。
城市在不同年代所面對的挑戰錯綜複雜,也具本地特色。本書嘗試從社會及政治、經濟等不同角度,分六個階段,分析自1841年至今城市規劃發展的歷史,探討香港制定城規法例、土地使用、房屋政策、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可持續發展,以至區域規劃等的特徵和演變特色,解構城市規劃策略轉變的脈絡;並比較在不同發展階段城規與社會結構轉變的互動,了解社會需求如何影響城市規劃,城市規劃如何帶動社會結構轉型,冀能為未來的城市規劃提供參考素材。